中國共產黨福建省委員會
閩委【2015】10號
中共福建省委關于開展
向呂榕麟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
(2015年5月12日)
呂榕麟同志生前系福州市群眾路小學黨總支書記、校長。2012年12月4日,因患膽囊癌醫治無效逝世,年僅49歲。
呂榕麟同志1983年任教以來,長期堅持在小學教育教學第一線,以治學育人為己任,注重學校內涵發展和品牌建設;他愛崗敬業,勤勉工作,在生命的最后階段,仍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拼搏奮斗,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他曾擔任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兼職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是我國小學教育界的知名專家,曾榮獲全國一級星星火炬獎章、省中小學優秀校長、省特級教師等榮譽,今年4月被中央宣傳部授予“時代楷?!睒s譽稱號。在他的帶領下,群眾路小學也由一所普通學校建設成為全國和諧校園先進校、省級示范小學。呂榕麟同志的先進事跡充分體現了共產黨員忠于職守、銳意進取、求真務實的高貴品質,集中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牢記宗旨、為民負責、獻身事業的政治本色,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突出代表。為學習弘揚呂榕麟同志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激發全省人民立足本職、干事創業的激情,經研究,決定在全省廣泛開展向呂榕麟同志學習活動。
一、學習呂榕麟同志牢記宗旨、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
呂榕麟同志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忠誠履職,全身心地投身到黨的教育事業之中。他潛心小學教育研究,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總結出“共生發展,和諧致臻”的辦學思路,形成了培養教師和關愛學生的工作理論,大力推進辦學改革創新,用畢生心血探索出治學育人的理念,把“小學?!鞭k成了大教育,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對發展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和不懈追求。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要以呂榕麟同志為榜樣,對黨、對事業、對人民始終保持崇高的使命感,牢固樹立理想信念,自覺踐行黨的宗旨,一心一意干事業,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忠誠履職、建功立業。
二、學習呂榕麟同志真抓實干、嚴謹細致的優良作風
呂榕麟同志堅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嚴謹治學、精心治校。他確立了精致嚴謹的治校風格、獨具特色的育人理念。以戰略眼光看待師資培養,整合教育資源,組建“青年教師學習共同體”,推行“雙導師”制,悉心引領教學實踐。秉承“多幾把尺子衡量”的學生觀,對學生傾注了滿腔熱情,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加以鼓勵引導,為學校贏得“因小而精致,因精致而大氣”的美譽。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要以呂榕麟同志為榜樣,把個人志向與時代要求相結合,把人生目標與事業發展相結合,忠于職守,努力提升服務本領,腳踏實地,迎難而上,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項工作,扎扎實實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
三、學習呂榕麟同志勇于開拓、爭創一流的進取意識
呂榕麟同志志存高遠,銳意進取,勇于創新,致力于打造“省市領先,國內一流”的學校。他具有前瞻性教育思維,始終活躍在教育研究前沿,深謀遠慮,敢為人先,創新教育方式。堅持以學生為本,著力追求啟發性、互動性、激勵性培養模式,進行“循環開放式”教學嘗試,倡導“生活體驗式”學習方法,開創“多元智能式”評價體系,致力于夯實學生后續學習的基礎,被譽為“精致治校的教育型校長”。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要以呂榕麟同志為榜樣,樹立遠大理想,爭創一流業績,勇于探索和實踐,善于研究解決新形勢下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只爭朝夕、創新求變的精神,爭先創優,開拓進取,在自我超越中實現生命的價值。
四、學習呂榕麟同志夙夜在公、鞠躬盡瘁的奉獻精神
呂榕麟同志始終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己任,夙夜在公,殫精竭慮。他愛校如家,把學校作為建功立業的舞臺,把學校的工作當成頭等大事,全身心投入,從不敢有半點懈怠。除了出差,雙休日和寒暑假幾乎都在學校辦公。生病住院期間,他把病房變成辦公室,還經常不顧醫生勸阻回到學校,參加會議,伏案工作,與時間賽跑、與病魔抗爭,為黨的教育事業燃盡生命之火。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要以呂榕麟同志為榜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為私心所擾,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惑,牢記責任,勇于擔當,埋頭苦干,為黨的事業勤勉工作,無私奉獻。
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展學習呂榕麟同志活動,對于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力量推動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具有重要意義。各級黨組織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來閩重要講話精神,把開展向呂榕麟同志學習活動作為加強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的重要載體,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作,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的宣傳教育,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有針對性地設計載體、搭建平臺,通過專題學習、座談會和組織生活會等形式,不斷增強學習活動的吸引力和實效性,形成“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要激勵廣大干部群眾始終堅持創新創造,以務實的態度、實干的精神,努力拼搏,勇于作為,為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共福建省委辦公廳
2015年5月12日印發